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医药基金年内跌幅超19% 或应“多看少动”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14 20: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受到政策及外部等多重利空影响,2022年仅过去1个多月,医药主题 基金 年内平均跌幅已超19%,领跌全市场。部分业内人士分析,短期医药板块仍将承压,对医药基金应“多看少动”,等

  受到政策及外部等多重利空影响,2022年仅过去1个多月,医药主题基金年内平均跌幅已超19%,领跌全市场。部分业内人士分析,短期医药板块仍将承压,对医药基金应“多看少动”,等企稳后再考虑布局。

  受政策和外部因素影响

  医药基金今年平均跌超19%

  医药主题基金今年回撤严重。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全市场229只医药主题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平均跌幅高达19.31%,其中107只医药基金今年跌幅超过20%。

  自去年高点以来,医药板块累计跌幅已超30%,CXO、医疗器械、创新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等子板块跌幅惨重,甚至出现不少个股惨遭腰斩。核心赛道龙头个股的深度回调是医药基金出现大幅回撤的“罪魁祸首”。

  创金合信医疗保健基金经理皮劲松表示,今年主动医药基金跌幅甚至要超过医药指数。“医药基金多为主动配置型产品,在2019年到2021年上半年,大多优选产业逻辑通顺的领域及公司进行重点配置,在上行期享受了巨大涨幅,而且越接近后期,配置越趋同,因而在板块调整之时,回调幅度会比指数更大一些。”

  谈及医药板块出现大幅回撤的原因,中海基金基金经理梁静静认为,主要来自于集采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化引起市场对医药行业底层成长逻辑产生担忧,进而引起板块估值下杀。

  “目前对医药板块整体不悲观,政策虽然处于不太友好的周期,但政策对于行业大的基调仍然是挤压不合理水分,以临床为导向,鼓励创新,提高医保基金的运营效率,另外医药是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我们相信其长期价值,特别经过几轮下跌,目前医药已经具备较大的安全边际。”梁静静表示。

  皮劲松称,上周CXO板块明显调整,主要受到某龙头公司被纳入美国未经核实名单事项影响,此举引起投资者对相关公司海外订单未来持续性的担忧,恐慌情绪蔓延,部分以国内订单为主的公司也受到牵连而明显调整。“考虑负面因素及情绪的消化有一定时间,因此预计短期板块可能还有调整压力。其中,机构集中持仓的方向以及部分估值水平较高的个股可能还会有调整压力,但这些方向的公司长期前景及成长性都较好,经过充分调整后有望迎来新一轮的长期布局机会。”

  医药基金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看好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领域

  当前医药板块是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医药基金还值不值得买?通联数据行业研究专家常江表示,目前医药板块估值不足30倍,其中成长性较好的创新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板块经历前期调整后,目前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投资性价比突显。“投资者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配置基金都应多看少做,等待大盘企稳止跌。”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池云飞认为,“集采”政策下,很多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新环境下,只有具备持续研发及创新能力的药企能继续获得市场的追捧。“医药基金经理比普通投资者更了解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往往更能发现优质个股,为投资者创造长期超额收益。不过,由于主题基金关注的资产范围相对较小,过大的基金规模可能会使一些小盘成长策略难以实施,影响到基金的整体业绩,因此,建议投资者除了关注基金历史业绩外还要多了解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和产品策略。”

  皮劲松对医药行业的产业发展积极乐观,长期看,医药行业蛋糕还在做大、结构升级也在持续进行中。“当前,机构对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已经接近最近10年来新低水平、板块估值水平也接近最近10年来极低分位数,当前更多受到了流动性因素的影响,等流动性冲击消化、机构配置回归相对均衡后,预计将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梁静静表示,“医药行业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细分领域众多,每年会涌出大量的新技术新方向,行业空间巨大。政策对于行业的冲击,阶段性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周期,但也会倒逼产业升级。经过几轮下跌,整体上我们认为大部分担忧已经被市场调整所消化,对于最近海外的一些干扰,还需要进一步跟踪观察。”

  在医药股的投资布局上,皮劲松表示,随着国内药品审评审批、监管和医保支付方式完善提高,制药企业竞争主要是产品的竞争,营销作用将弱化,具备高研发投入、产品储备丰富的企业值得重点配置;医疗器械受益政策鼓励国产器械配置政策,基层和县级医院空白市场需求旺盛,国产器械性价比优势突出,部分产品甚至达到进口水准,具有很大进口替代潜力,器械板块值得重点配置;其它景气度高、竞争格局好的细分领域,如疫苗、血制品、医药研发外包仍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网址: http://www.ywblfyzz.cn/zonghexinwen/2022/0214/596.html



上一篇:药物降压谨防四大误区
下一篇:医药基金年内平均大跌近20%!还值得买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投稿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版面费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论文发表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